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媒体关注 > 正文

【闽西日报】闽西职业技术学院:

构建『四有课堂 』打造高职育人特色体系

作者:陈开森 张源峰 陈少颍 编辑:宣传部 来源:闽西日报 发布日期:2025-10-28 阅读:

■通讯员 陈开森 张源峰 陈少颍

23日,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创意工坊外,刚上完剪纸课的学生们仍拿着作品讨论创作,学生张清说:“课内学非遗技艺,融入作业开发客家文创,让非遗‘活’起来,特别有意义!”这样的场景,是该校构建“四有课堂”后校园里的常有场景。

在职业教育改革中,该校立足闽西产业需求,创新构建“有用、有趣、有景、有效”育人新体系,走出兼具高职特色与区域适配性的育人路径,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“闽西实践”。

三维创新筑根基

“‘四有课堂’的核心,在于通过“四融合”铸魂、“五递进”强基、“三共育”提质三维创新,重塑教学全流程。”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梁俊平介绍。

通过深挖闽西苏区红色资源,开发“专业+红色文化”、“技能+工匠精神”特色课程,构建三级场景教学体系等,促进了思政与专业融合、理论与实践整合、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,产业标准与课程整合。

设计“认知—技能—应用—创新—综合”五阶培养路径,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强化实战能力,借助跨专业协作培养复合型人才,形成“螺旋上升”的能力培养闭环。政企校联动构建“人才共育、过程共管、成果共享”机制,软件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开发编写了活页式教材,与抖音产业学院实施“双师赋能计划”,信息工程学院与企业协同开发了智慧菇房监测平台......

四措并举破壁垒

“有用、有趣、有景、有效”四大课堂维度的实践,让教学环节实现全方位革新。

“有用课堂”锚定产业,联合紫金矿业、中国龙工等龙头企业编制《岗位能力标准图谱》,开发“智能环保装备制造”等7个产业特色课程群,引入智能生产线调试等真实案例,确保知识、岗位、素养“三有用”。

“有趣课堂”激活动力,借助AR/VR虚拟工坊拆解复杂机械结构,用游戏化任务解锁编程技能,让抽象知识变生动;多课程推行问题导向式教学,学生在项目中从“被动灌”变为“主动探”,充分体验学习成就感。

“有景课堂”打破空间,构建三级场景链,对接区域产业园实施“教室—车间—市场”轮动教学;助力学生实现“学生—学徒—员工”角色蜕变。

“有效课堂”完善评价,建立三维评价体系,用智慧教学平台追踪学习轨迹,用项目作品、专利、竞赛成绩量化成效,引入企业导师评估岗位适应力;搭建三方评教系统,每学期迭代20%以上教学案例。

改革发展结硕果

三年来,通过打造“四有课堂”,学生技能大赛获省级以上奖项同比增长35%,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1项、银奖5项、铜奖4项,毕业生对口就业去向落实率92%,企业满意度95%;建成省级精品在线课程22门,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,4个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,3个产业学院,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典型案例5个;职业教育规划教材4本;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国家级2项,省级一等奖10项;2024年获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,一等奖1项,二等奖1项。

从课堂变革到育人提质量,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的“四有课堂”破解高职教育发展痛点,成为革命老区职业院校服务区域产业、培养新时代阳光工匠的生动样本,持续为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“闽西力量”。

【闽西日报】2025-10-28